丁丁在苏联
现在是1929年1月10日, 布鲁塞尔。 年轻记者和他的小狗米卢一起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列车。 对丁丁来说, 这是伟大历险的开始。 而对埃尔热而言, 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真正起步。 丁丁历险记 -----《小二十世纪》的记者在苏维埃于1930年成册出版。 这一年标志着一个永不消逝的神话诞生, 以及虚构与现实之间令人不安的初次较量。
Test your knowledge
+
一本1930年首次出版的《丁丁在苏维埃》画册, 今天已价值不菲。 这本画册在1973年之前从未成册再版! 直到1981年才以原画复制的形式出了“大众读者”版。

丁丁在苏联
从故事的第一幅方格画开始,身为记者的主角在米卢的陪伴下前往苏联。他的任务是让《小二十世纪》报的年轻读者了解苏联正在发生的事情。神话般的历险故事诞生了,丁丁也将成为传奇……
米卢, 永远的伴侣
应该着重指出, 小记者的忠实伴侣米卢从第一幅插图开始就坚守自己的岗位。

一名积极进取的记者
这个场景值得特别留意,伟大的记者丁丁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只撰写了一篇“报道”!而且是一个“长篇”报道!他的报道不仅会被《小二十世纪》报的读者看到,还会被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粉丝阅读。

动作惊心动魄!
丁丁和米卢看起来还很潦草,埃尔热将在接下来的画册中完善他们。
这个历险故事其实是一次漫长而不太符合逻辑的追逐。《丁丁在苏联》就是丁丁在奔跑,读者跟着他以惊人的速度在苏联狂奔,乘坐着各种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船和飞机。

一部历史性作品
卡斯特曼在重新出版这部作品之前犹豫了很久,《丁丁在苏联》虽然具有历史意义,但它与一个特殊的年代密切相关,而年轻读者知之甚少。

风格演变
细心读者发现《丁丁在苏联》里的一些场景被埃尔热发挥在后来的历险故事中。
例如这两幅方格画,读者发现埃尔热的画风从《丁丁在苏联》到《红色拉克姆的宝藏》发生的演变……

动物
动物在丁丁的世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丁丁在苏联》开始,动物就参与了冒险。埃尔热早期的动物创作灵感源自法国著名的动物学家本杰明·拉比耶的作品。
“我年轻时非常崇拜本杰明·拉比耶。我对他的画印象深刻,以至于我在画动物时就会联想到它。”—— 摘自努马·萨杜尔所著《丁丁与我》第119页,卡斯特曼出版社2000出版。

消失的一页
《丁丁在苏联》是唯一一部画册在出版发行时遗漏了一页!瞧瞧第101页和第102页,在这两页之间漏掉了一页。这页曾在《小二十世纪》报上发表,却没有收录在1930年的画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