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之国
1940年5月9日,这部故事的连载因战争而中断。当时,阿道克船长、向日葵教授和莫兰萨城堡都还没有加入丁丁的历险故事。八年后,《丁丁报》重新发表了这部故事。埃尔热将十分幽默地把曾经缺席的人物带进他重新编绘的历险故事中。1950年,新单行本出版发行。但是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为了与现实相符,稍作修改的版本于1971年面世。
Test your knowledge
+
杜邦和杜庞
嘣!……如果你的发动机嘣的一声!如何以幽默的方式表现严重的事情?瞧瞧埃尔热是怎么做的!故事从杜邦和杜庞驾驶汽车开始,他们比以往更可笑。开着老式的雪铁龙汽车,唱着查尔斯·特奈的名曲,他们即将成为一个奇怪现象的受害者:发动机嘣的一声!谁能从中牟利?

就像每次出场一样,杜邦和杜庞总是错误百出:身为汽车抢修人员,却撞坏了抢修车。作为水手,却把船长称作伙计。对伊斯兰文化一无所知,虽然死里逃生并躲过了仇恨的民众,却免不了牢狱之灾。为了治头痛,他们发现了一瓶看似普通的阿司匹林,而实际上这是缪勒用来破坏燃料的药剂,代号N.14。他们服用后造成了毛细血管紊乱,后遗症将持续很久。
© Hergé / Tintinimaginatio -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跨时代的写真
在埃尔热创作的所有历险故事中,《黑金之国》是反映当今世界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以中东地区的石油经济、政治和战略作为创作背景。

中东地区的国家至今仍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这里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和平……
考古学家史密斯教授
丁丁在沙漠中继续前行。他在侦查坏人炸毁输油管道时撞见了一位老熟人——缪勒医生(见《黑岛》)。自称考古学家的史密斯博士,又名缪勒,实际上他替某个大国工作,直接效力于斯科尔石油公司和巴伯雷尔酋长。

为了更好地体现考古学家的头衔,他在办公室的角柜上陈列了一件美索不达米亚文物的复制品,即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三世纪末)梅斯卡拉姆杜格王子的头盔,其原件保存在巴格达博物馆。
天意的重逢
游走江湖贩卖商品的奥里维拉·达·菲古拉在科麦德酋长国的首都瓦德斯达定居,他开了一家商店。丁丁可以指望他。从移动商贩(见《法老的雪茄》)变成了有固定店铺的商人。这位勇敢的葡萄牙人为了荣誉而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丁丁,他能说会道且待人友善,城里的权贵们都是他的客户,就差穆罕默德·本·卡利斯·埃扎布国王了。在故事的最后,他给丁丁效力。

潜意识的显现
卡斯塔菲尔在科麦德出现了!原来是丁丁收听新闻广播时调台听见她在收音机里引吭高歌,这让丁丁和读者们松了一口气。

穆罕默德·本·卡利斯·埃扎布国王
穆罕默德·本·卡利什·埃扎布国王是一位强大的君主,他的名字源自布鲁塞尔方言,意思是“甘草汁”,这有些出乎意料。他是慈父,有时也凶巴巴地让人难以置信。

他能从一种精神状态快速转变成另一种精神状态,比沙漠里的风速还快。一副慈父的模样,总是对一个不招人喜欢的孩子过于仁慈。而当他在谈论如何折磨敌人时,仿佛从杰基尔医生变身成了海德先生!埃尔热将在《货舱里的黑幕》故事中再次提到他。
阿布达拉,一个新小孩登场
对其父来说他是独一无二的,幸好没有别的孩子像他那样,因为他是魔鬼、傲慢与邪恶的混合体。没人能逃过这个淘气鬼的戏弄,连勇敢的米卢也在劫难逃。阿布达拉是小皇帝,出身高不可攀,他是周围人的噩梦,包括丁丁和阿道克船长,甚至连令人生畏的缪勒医生也怕他三分。几人同行,谁都会毫不犹豫地给这个恶魔般的孩子一巴掌。然而,正是阿布达拉的痒痒粉让缪勒瘙痒难耐,导致他开车失控而出了车祸。

就像他的父亲和巴伯雷尔酋长一样,我们还会在其它故事中见到这个恶魔般的孩子。他还是邪恶依旧……
品牌
正如其它故事一样,《黑金之国》里出现了很多名牌产品。例如汽车品牌反复出现(丁丁驾驶着那个时代的各种汽车)。然而,制药行业的产品却是例外。

美丽的陌生女人
手拿红色纺锤的陌生女人......这位身穿黑色衣袍的神秘陌生女子是谁?只能看见她的眼睛,那是一双多么漂亮的眼睛!读者们常说,女人很少出现在小记者的历险故事中…….

而且还说漫画中的女人通常是讽刺的代表。例如:狐狸精、女门房、老妇或强势的女明星,她们确实没有什么优势。而这位戴着面纱的女人并非如此,她立刻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她手里拿着的红色线球成为了亮点。乔装打扮的丁丁让人无法辨认,他反倒成了配角。
不寻常的关联
1938年,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里特创作了绘画《时间穿越》。画面中,在一个雅致的室内,一辆喷着浓烟的火车头从餐厅壁炉中穿墙而出,而壁炉管却不见了踪影。

故事里出现的壁炉会让人联想到马格里特画的壁炉吗?巧合并非偶然,我们看见缪勒医生像地狱火焰中的魔鬼一样从壁炉里走了出来,这让人联想到马格里特的绘画。在明火中出现的是邪恶势力的代表,这个暗喻富有深度和黑色幽默,还有......嘲讽!
三个时期的三个版本
《黑金之国》命运多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即被终止连载到最终单行本的出版发行,三十多年转瞬即逝。1940年5月9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部反映石油危机和军事政变的故事在《小二十世纪》报上连载。这是报刊连载版的最后一幅画。直到1948年9月16日新彩色版才在《丁丁报》上重见天日,1950年彩色单行本出版发行。


1940年版本和1950年版本的故事背景相同,即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而在1971年版本中一个想象中的国家取而代之,即科麦德。
